题上屯嵩山寺

老僧宴坐不迎客,一溪沄沄青到门。
养成山中鹿麋性,辟出世外桑麻村。
斋厨无烟落松子,坏磬挂壁生苔痕。
梦思嵩阳不可到,对此妙悟参风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上屯嵩山寺》是清代诗人许赓皞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许赓皞,清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
  1. 诗歌原文
    老僧宴坐不迎客,一溪沄沄青到门。
    养成山中鹿麋性,辟出世外桑麻村。

  2. 诗句解读

  • “老僧宴坐不迎客”: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修行、静待来人的孤寂形象。这里的“宴坐”指的是静坐冥想,而“不迎客”则表现了他的高洁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 “养成山中鹿麋性”与“辟出世外桑麻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在“养成性”的部分,诗人似乎暗示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而“辟出桑麻村”则是说,他选择了一个远离人烟的清净之所,过上了类似于田园诗般的隐居生活。
  • 整体而言,许赓皞在《题上屯嵩山寺》中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谐与超然物外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如溪流、山林和寺庙的描写,构建出一个宁静致远的意境。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所追求的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 意象运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静坐的老僧、流水声、野花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语言风格:许赓皞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这种语言风格使得他的诗歌不仅具有美感,更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
  1. 文化价值
  • 禅宗思想:《题上屯嵩山寺》体现了禅宗思想中的“不执着于世间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
  • 隐逸情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 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题上屯嵩山寺》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致远的世界,感受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自我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