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拍天飞,船身屡倾侧。
置我旋涡中,而我持恒识。
舟人相聚谈,各有惊皇色。
谓我且停舟,此风渡不得。
我谓不如前,万事莫惶惑。
赖我坚持心,助彼股肱力。
居然登彼岸,我为长叹息。
世事类如斯,愿以策中国。
红菱荡遇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菱荡遇风》是清代诗人章杞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吸引了无数读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章杞,字青莲,号梅村,清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情感与哲思。
原文翻译:在《红菱荡遇风》中,章杞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一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其中“白浪拍天飞,船身屡倾侧”等诗句形象地表达了海上风浪的狂暴和船只的不稳。
白话翻译:诗中通过海浪拍打天空、船只频繁颠簸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动荡不安的自然景象。同时,“置我旋涡中,而我持恒识”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环境下依然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心境。
创作背景:《红菱荡遇风》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可能充满了动荡和不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名家点评:许多文学评论家和学者都对《红菱荡遇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章杞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轶事典故:在这首诗中,作者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古代传说中的元素,如“古钗封寄玉关秋”,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作品赏析鉴赏:对于《红菱荡遇风》的欣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诗中运用的自然景观描写十分细腻,能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动荡的海上,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其次,通过对风浪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红菱荡遇风》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景观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传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独立思考和坚强意志。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和学术探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