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元夕即景韵

繁华妆点几回新,花市香车簇水滨。
舞态戏拖红袖影,歌声唱渡碧云津。
争将重价千金宝,来买芳宵一刻春。
月上柳梢寻旧约,黄昏早立去年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叠元夕即景韵》是清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元夕夜的繁华景象和人们欢庆的心情,展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繁华妆点几回新,花市香车簇水滨。
    舞态戏拖红袖影,歌声唱渡碧云津。
    争将重价千金宝,来买芳宵一刻春。
    月上柳梢寻旧约,黄昏早立去年人。

  2. 作者简介:章甫(1760~1816),字文明,号半崧,台湾县(今台湾省台南市)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变时,曾募义军堵御。嘉庆四年(1799)岁贡,三次渡海赴试,皆不中,遂设教里中。甫性嗜古,天分甚高。读书博采经子百家之菁华,究心诗学之源流正变。其后绝意仕途,课儿孙自娱,时人目为高士。诗文俱工。著有《半崧集》六卷。连横《台湾通史》著录作四卷、《台湾诗乘》作八卷。集中或赠答酬酢,或山水记游。

  3. 诗歌赏析:《叠元夕即景韵》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景色和活动的诗。诗中“繁华妆点几回新,花市香车簇水滨”描绘了节日前夕街道两旁的花市和香车如织的景象,充满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接着,“舞态戏拖红袖影,歌声唱渡碧云津”则进一步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娱乐活动,歌舞升平,歌声飘过碧云津,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争将重价千金宝,来买芳宵一刻春”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和追求。最后,“月上柳梢寻旧约,黄昏早立去年人”则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叠元夕即景韵》不仅展现了清代元宵节的盛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文化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