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家作

北望燕山飞鸟外,南来皖水白云端。
芳辰载道难为客,游子还家胜得官。
堂上慈亲仍健饭,膝前稚女解承欢。
榴丹艾绿还佳节,醉泛流霞仔细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抵家作》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李流谦的作品之一。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还乡的喜悦与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李流谦,字天知,号西樵,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北望燕山飞鸟外,南来皖水白云端。  
芳辰载道难为客,游子还家胜得官。  
堂上慈亲仍健饭,膝前稚女解承欢。  
榴丹艾绿还佳节,醉泛流霞仔细看。  
  1. 诗歌赏析
  • 北望燕山飞鸟外,南来皖水白云端:此句描绘了诗人在还乡途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燕山的飞鸟与皖水的白云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面。这种自然景色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 芳辰载道难为客,游子还家胜得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回归故里后的满足感。虽然在外漂泊多年,但最终回到家乡,感受到了如同得到了官职一般的荣耀与满足。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回家的重要性和价值。
  • 堂上慈亲仍健饭,膝前稚女解承欢:描述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情景,看到父母依然身体健康,妻子女儿都健康快乐。这样的家庭温馨场景,不仅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也传递了诗人对于家庭幸福的珍视。
  • 榴丹艾绿还佳节,醉泛流霞仔细看: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节日的描述和享受,使用了“榴丹”、“艾绿”等元素,这些元素往往与端午节相关联,象征着节日的氛围和喜庆。在这里,诗人通过“仔细看”,表达了对于节日氛围的细致感受和深度欣赏。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间:《抵家作》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来看,应属于南宋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繁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 时代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散文、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百花齐放,其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李流谦的《抵家作》也是其文学成就的一部分。
  1. 文学影响
  • 后世评价:虽然关于《抵家作》的具体创作时间和背景史料不多,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是李流谦作品中较为优秀的一篇。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还展示了他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 流传至今:《抵家作》作为李流谦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朝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窗口。

《抵家作》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家庭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