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城湖嘴夜泊

冷云入暮夜光凝,小泊淮城访旧朋。
水溜收回洲畔网,堤高露出市中镫。
一联苦调成犹改,百怪鼾声唤不应。
默数更筹三四五,船声镗鞈浪层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淮城湖嘴夜泊》是明朝著名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丘濬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描绘了作者夜泊淮安西湖嘴时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俗与文化。

《淮城湖嘴夜泊》中“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 扬州千载繁华地,移在西湖嘴”,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繁华景象的怀念和感叹。这一句中的“扬州”指的是当时的经济中心扬州,而“移在西湖嘴”则暗含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比古代扬州的辉煌和现今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繁荣不再的感慨。

诗中的“一联苦调成犹改,百怪鼾声唤不应。默数更筹三四五,船声镗鞈浪层层。”,生动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寂寞。作者通过对船上的生活细节描写,展示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同时这种宁静被周围的自然环境所衬托,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诗的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时代背景。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也是了解明代社会文化的一扇窗口。

《淮城湖嘴夜泊》不仅是明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精神风貌,对于研究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