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张湘晓吏部鹤林别业

读书曾爱杜鹃楼,霜叶红时坐未休。
别后烟霞常入梦,重来松菊正逢秋。
欲寻老衲精蓝改,话到青山白发羞。
好是结茅邻仲蔚,不教城市隔林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张湘晓吏部鹤林别业》是明代诗人笪重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笪重光:明末清初的江南句容人,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不仅诗作丰富,而且书法和绘画也有一定的成就。
  • 诗歌创作:笪重光的诗歌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并表达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 原文:读书曾爱杜鹃楼,霜叶红时坐未休。别后烟霞常入梦,重来松菊正逢秋。欲寻老衲精蓝改,话到青山白发羞。好是结茅邻仲蔚,不教城市隔林丘。
  • 译文:曾经在春日里喜爱着那杜鹃楼的读书生活,当霜叶染红的时候,我常常在那里坐着不愿离去。离别之后,那些烟霞总是出现在我的梦中,而再次归来时,正是那松菊盛开的季节。我想找到那位老僧人,与他一起探讨佛法的奥妙,但到了那里,看到那山中青翠的景色,我感到有些羞愧,因为城市里的喧嚣让我感到烦恼。最后,我想在林间结茅为庐,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自然的宁静。
  1. 作品赏析
  • 自然描写: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楼的美景、霜叶、烟霞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描写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感。
  • 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诗人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应相互尊重和保护的重要性。

《饮张湘晓吏部鹤林别业》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和哲学思想,从而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更多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