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鲍生弹琴

黄山临户牖,三十六峰寒。
何日新安水,遥连十八滩。
自言别清境,抱琴常不弹。
爱此玉窗静,凉风泛崇兰。
花前一挥手,捣衣闻夜残。
新声间古调,知音良独难。
余亦辞家客,江边逢所欢。
相期随海月,一卧浮丘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鲍生弹琴”是清代梅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黄山美景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图景

《听鲍生弹琴》这首诗作于清乾隆年间,由梅庚创作。该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黄山的自然风光,也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诗中的“黄山临户牖,三十六峰寒。何日新安水,遥连十八滩。”生动地刻画了黄山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三十六峰寒”和“遥遥连十八滩”,不仅形容了山峰的雄伟和河流的绵延,而且传达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畏与喜爱。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为整首诗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深远的背景。

诗中的“自言别清境,抱琴常不弹。爱此玉窗静,凉风泛崇兰。”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里的“爱此玉窗静”不仅描述了环境的幽静,更通过“凉风泛崇兰”暗示了音乐带来的清凉与宁神效果。而“花前一挥手,捣衣闻夜残”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与前面的山水画面相互映衬。

诗中的“新声间古调,知音良独难。余亦辞家客,江边逢所欢。相期随海月,一卧浮丘坛。”表现了诗人对古典音乐与现代生活的感悟。诗人在追求古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难觅的痛苦,这与他辞家远游、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相呼应。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

《听鲍生弹琴》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和声音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了人生哲思和情感变迁的作品。它通过对黄山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音乐和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听鲍生弹琴》通过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不仅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艺术与人生的独到见解,进而体会到古人在审美和精神追求上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