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荡人间何处好,泪痕曾满征衣。酒阑灯灺倍依依。荡胸豪气尽,回首故人稀。
哀乐从知容易感,伤离吹逝都非。共君欢笑不须悲。星河看石霣,瀛海见桑肥。
临江仙 · 与雪耘联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与雪耘联句》是傅熊湘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傅熊湘,湖南醴陵人,南社成员,曾任沅江县长、湖南中山图书馆馆长等职。其文学成就丰富,包括诗作《钝安诗》和《钝安词》以及《白香词话》等。
诗歌原文:莽荡人间何处好,泪痕曾满征衣。酒阑灯灺倍依依。 荡胸豪气尽,回首故人稀。哀乐从知容易感,伤离吹逝都非。共君欢笑不须悲。星河看石霣,瀛海见桑肥。
诗词鉴赏:此词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在酒阑灯灺中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痛和人生无常的主题。“酒阑灯灺倍依依”,描述了夜深饮酒至尽时,灯光摇曳之下的依依不舍之情。“哀乐从知容易感,伤离吹逝都非”则揭示了悲伤的情感易感且短暂,离别的痛苦无法避免。最后,“共君欢笑不须悲”表达了即便面对分离,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民国时期,傅熊湘身处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变迁。他以词的形式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艺术特色:傅熊湘的词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中既有豪放派的风格,也有婉约派的韵味,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临江仙·与雪耘联句》不仅是傅熊湘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也是他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一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