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集词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华,雅称嬉游去。终是疏狂留不住。啼红止恨清明雨。
泪眼问花花不语。独折残枝,问解相思否。春梦觉来无觅处。杜鹃声里斜阳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集词》是一首由傅熊湘创作的词,该词以江南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游赏体验及其情感的流露。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傅熊湘,字文渠,又字君剑、钝安,是湖南醴陵人,南社成员,曾出任沅江县长及湖南中山图书馆馆长。他不仅诗歌造诣深厚,还著有《钝安诗》《钝安词》《白香词话》等文学作品,其文学成就颇为显赫。
  2. 创作背景:《蝶恋花·集词》的创作时间虽未明确记录,但考虑到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可以推测这首作品很可能创作于民国时期,那时中国社会动荡而充满变革,诗人身处其中,内心或许也经历了某种程度的挣扎与反思。
  3. 词作原文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华,雅称嬉游去。终是疏狂留不住。啼红止恨清明雨。
    泪眼问花花不语。独折残枝,问解相思否。春梦觉来无觅处。杜鹃声里斜阳暮。
  4.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此词中,“二月江南山水路”开篇即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江南风景画卷,随后“整整韶华”至“啼红止恨清明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不舍。
  • 意象丰富:词中使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啼红”、“春梦”、“斜阳暮”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梦幻的氛围。
  • 情感深沉: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无法实现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引人共鸣。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蝶恋花·集词》作为南社成员傅熊湘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
  • 情感共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尤其是对于经历过类似情感体验的现代人而言,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

可以看出《蝶恋花·集词》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词,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反映时代变迁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