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归径紫峰西,回首禅关路已迷。
出岫云都随足起,衔山日正及肩低。
溪桥断处撑双塔,烟树丛中卧一犁。
不有阮孚千两屐,那能摩壁尽留题。
紫云山途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紫云山途中》是清代诗人劳蓉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记录。
诗歌开篇“重寻归径紫峰西”便勾勒出了一种寻找与回归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或某种精神归宿的追寻。紧接着的“回首禅关路已迷”,则描绘了在旅程中的迷失与困惑,这种情感在现代读者中也能找到共鸣,无论是身处异乡还是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出岫云都随足起,衔山日正及肩低”两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而“溪桥断处撑双塔,烟树丛中卧一犁”这两句,不仅刻画了旅途中的具体景象,还蕴含着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诗中的最后两句“不有阮孚千两屐,那能摩壁尽留题”,更是点明了作者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即使是在旅途中,也不能忘记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影响。
《紫云山途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本旅行者的日记,记录了作者沿途的风景、感悟、文化体验与人生哲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