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示莲女

晓日当窗理绣丝。莫调金粉莫拈诗。倦馀聊倚碧梧枝。
道蕴才华妨静女,少君风范是良师。耽书休似阿娘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示莲女》是清代诗人喻撚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及其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晓日当窗理绣丝。莫调金粉莫拈诗。倦馀聊倚碧梧枝。道蕴才华妨静女,少君风范是良师。耽书休似阿娘痴。

  2. 作者简介
    喻撚(1785年~1843年),字子默,号秋帆,晚号秋江老人,安徽歙县人,清朝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3. 主题内容

  • 艺术手法:喻撚擅长使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在晨光中整理刺绣的情景,既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生活片段的描述,更是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被外界物质所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为。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喻捻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晓日”、“窗”、“绣丝”等意象,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语言韵味:他的诗歌语言优美,用词考究,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语言的艺术魅力,使得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诗歌的外在形式,还能够深入感受到其内在的思想情感。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喻撚生活在清朝中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喻撚的创作也受到了时代氛围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个人经历:作为一个文学家,喻撚的个人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也有着重要影响。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1. 评价鉴赏
  •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浣溪沙·示莲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喻撚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诗歌风貌的重要窗口。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传播。它的出现,对于弘扬国学、传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浣溪沙·示莲女》作为喻撚的经典之作,不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