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六月入都重过旧第有感

萍踪飘泊几经春,老屋重过倍怆神。自种梅花已如客,惯来燕子尚窥人。
红尘依旧嘶马,绿野苍凉卧石麟。二十余年歌哭地,不堪回首话前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辰六月入都重过旧第有感》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夏天。

诗的原文如下:

丙辰之冬,发南徐,丁已之春,至于泗上。  
望淮而叹,揽辔停骖。  
朱亥、孟尝为信陵,绛侯、东郭为济阴,  
夷门、五亩之植,皆与楚同,而吾独爱其病树也。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小园几经秋,重阳落帽山鬼愁。  
吟笺赋笔,无非山水之乐,对酒当歌,兴尽悲来。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不如意事常为多,只愿君心似我心。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人命草虫蝼蚁,贵贱虽殊道不相谋。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余生平志气,欲驾飞黄,鞭风使雨,  
然今困厄如此,安得长啸作百尺高楼?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谁解相思苦,谁共谁相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失意后的心情,他在京城中重游故居时,感慨时光流转,人事变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坎坷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更是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和乐观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