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剥琢到柴荆,两载栖迟兴剧清。
地不鹿门聊隐遁,家如燕垒暂经营。
半醺酒有缠绵致,新种花多烂漫情。
最好月明人静夜,纺车声和读书声。
题醉绿村居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醉绿村居壁》的艺术魅力
《题醉绿村居壁》,这是宋代诗人单学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质朴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
诗中“何处村居好,山边况水边”开篇即点明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接着,“数间茅屋下,一带槿篱前”,细腻地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几间简陋的茅屋,围绕着竹笆围成的篱笆,显得自然而又朴实无华。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貌,也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绕舍千竿竹,传家二顷田”进一步展开了对农家生活的描绘。竹子绕舍生长,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农田则是家族传承的象征,代表了丰收和富饶。这种对自然环境与家族产业的描写,既体现了乡村的生态美,也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珍视。
最后两句“但求安乐法,不必问流年”透露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在这里,“安乐法”指的是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方式,它超越了世俗的荣华富贵,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反映出作者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探索和思考。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那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