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 ·题袁氏园亭

携来一片石。直压倒、江上三山无色。名园堪永日。有翠干萧森,明玕鲜碧。桐阴竹实。看联翩、鹓雏接翼。
问何人、领袖烟霞,身是东吴倦客。犹忆。梁鸿庑下,梅福门前,旧曾相识。重逢此地,同访琼花消息。待粗酬婚嫁,远寻禽向,五岳安排游屐。记他年、行药归来,龙鳞千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 · 题袁氏园亭》是清代诗人彭孙遹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从诗的内容、作者背景、艺术特色等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

从内容方面来看,这首诗描述了一处名园的美景。诗中“携来一片石,直压倒江上三山无色”,形象地描绘了园中的一块巨石巍峨挺拔,足以与江上的三座名山相媲美。接着,“名园堪永日,有翠干萧森,明玕鲜碧”,进一步渲染了园中景色的幽静和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绿意盎然的自然之中。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桐阴竹实”、“鹓雏接翼”,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增添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对于读者来说,了解诗人彭孙遹的背景同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瑞鹤仙 · 题袁氏园亭》的作者是彭孙遹,他在清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独特。他的许多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研究彭孙遹的生平和创作,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瑞鹤仙》,从而更全面地把握诗歌的艺术魅力。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彭孙遹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技巧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瑞鹤仙 · 题袁氏园亭》在描述景物的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名园堪永日”一句,通过将园林比作可以长久停留的地方,赋予了园林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同时,诗中的“问何人、领袖烟霞”等句,也表达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向往和追忆。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出发,《瑞鹤仙 · 题袁氏园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彭孙遹通过描绘园中的美景,寓意深远,引人深思。诗中的“梁鸿庑下,梅福门前,旧曾相识”,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彭孙遹成功地把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普遍的人文关怀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瑞鹤仙 · 题袁氏园亭》是一首集自然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诗句的分析,不仅能感受到彭孙遹的才情和对美的独到见解,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因此,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对于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