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深河驿有感

千里风尘两鬓霜,长途老境黯然伤。
支离病马嘶荒驿,瑟缩寒鸦下夕阳。
不尽悲歌增感慨,欲将凭吊寄苍茫。
青磷白骨都消尽,莫问当年古战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深河驿有感》是清代诗人单懋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深河驿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慨与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单懋谦,字地山,清湖北襄阳人(今属湖北),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御太平军。
  1. 诗歌原文:《过深河驿有感》,千里风尘两鬓霜,长途老境黯然伤。支离病马嘶荒驿,瑟缩寒鸦下夕阳。不尽悲歌增感慨,欲将凭吊寄苍茫。青磷白骨都消尽,莫问当年古战场。

  2. 主题内容: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慨与反思。诗人通过描绘深河驿的荒凉景象,以及病马、寒鸦和落日等元素,传达出自己对于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3. 艺术特色:作为清代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过深河驿有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七言律诗形式严谨,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能够深刻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4. 历史背景:该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变迁,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敏锐的时代意识。

  5. 思想内涵:诗人在诗中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切关注。通过“尽悲歌”、“欲将凭吊”等词语,诗人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这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哲理性。

  6. 文化价值:作为文学艺术作品,《过深河驿有感》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朝文人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的窗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内涵。

  7. 现代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过深河驿有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深度思考与珍惜,同时也能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提供心灵上的一种慰藉和启迪。

《过深河驿有感》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状况。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