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街轮铁散晨朝,入署斋期觉路遥。
草想马群云外牧,花知莺梦雨中消。
无多吏事劳关白,尽有吟声破寂寥。
愧我曾无尘露报,寅恭夙夜望同僚。
太仆寺公廨即事和笠耕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仆寺公廨即事和笠耕韵》是清代诗人彭浚创作的一首古诗。彭浚,字履仁,号笠耕,又号太仆山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词章家及书画家。《太仆寺公廨即事和笠耕韵》的原文如下:
填街轮铁散晨朝,入署斋期觉路遥。
草想马群云外牧,花知莺梦雨中消。
无多吏事劳关白,尽有吟声破寂寥。
愧我曾无尘露报,寅恭夙夜望同僚。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京城太仆寺公廨内外的景象。诗中提到“填街轮铁散晨朝”,意味着京城中马车络绎不绝,街道上车辆往来如梭,车轮碾过铁轨发出的响声似乎也在早晨空气中消散。“入署斋期觉路遥”则形容进入官府办公时,时间过得格外漫长。
诗中的“草想马群云外牧,花知莺梦雨中消”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在远处可以看见被云雾环绕的草原,而近处则是花丛中鸟儿的梦,仿佛雨水在花间流转。这里的“无多吏事劳关白,尽有吟声破寂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认为忙碌的公务很少打扰到他的清修,尽管环境寂静,但他仍然能通过吟唱来打破这份静谧。
最后两句“愧我曾无尘露报,寅恭夙夜望同僚”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认为自己曾经没有像古人那样勤于政事,但依然保持谦逊恭敬的态度,时刻期待与同事们共同工作,相互扶持。
《太仆寺公廨即事和笠耕韵》不仅是一首反映官场景象的诗歌,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彭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