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应山杨大洪故宅

黑风吹狱气阴阴,何处招魂慰夙心。
解脱龙渊归北寺,毒流狗监指东林。
大刀未试奸犹在,棋局翻残恨总沈。
每叹晚来邦国瘁,人亡何禁涕淋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应山杨大洪故宅》是清代诗人彭遵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内容:

  1. 诗歌原文
    黑风吹狱气阴阴,何处招魂慰夙心。
    解脱龙渊归北寺,毒流狗监指东林。
    大刀未试奸犹在,棋局翻残恨总沈。
    每叹晚来邦国瘁,人亡何禁涕淋淋。

  2. 诗歌翻译
    黑色的风吹动了监狱里的阴霾,我在哪里寻找灵魂的安慰?
    解脱龙渊回到北方的寺庙,毒流狗监指向东边的树林。
    大刀尚未使用,奸邪仍然存在,棋子翻乱了仇恨的总沉。
    常常叹息国家衰败的局势,人们去世了我怎能不伤心泪流。

  3. 主题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杨大洪故宅及其主人的哀悼和追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状和人民的苦难。

  4. 艺术手法
    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使得整首诗更加凝练而富有感染力。

  5. 作者背景
    彭遵泗,字磬泉,号石甫,四川丹棱人。他不仅是一位擅长写诗的文人,还以散文见长。他的其他作品如《蜀碧》记录了张献忠在蜀地的历史,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多才多艺。

  6. 历史影响
    尽管彭遵泗的生平和成就已不再为人所知,但他的《过应山杨大洪故宅》成为了研究清代诗歌及历史人物的重要文献之一。

  7. 文学价值
    作为文学作品,《过应山杨大洪故宅》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不可多得的资料。

《过应山杨大洪故宅》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座桥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