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孔驿

到此黔中尽,山巅两树存。
香粳丛废寺,茅屋出孤村。
人语华番杂,虫声远近喧。
如何马太史,犹未识昆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孔驿》是明末清初诗人彭而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彭而述,字子篯,号禹峰,河南邓州人。在明崇祯十三年中进士,曾授阳曲知县。后来他随清军入关并参与平定张献忠的叛乱。在清朝时期,他曾历任贵州巡抚、云南布政使等职务。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生涯的起伏和边疆战争的经历。
  2. 诗作原文:到此黔中尽,山巅两树存。香粳丛废寺,茅屋出孤村。人语华番杂,虫声远近喧。如何马太史,犹未识昆仑。
  3. 诗歌赏析:《资孔驿》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贵州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诗中的“到此黔中尽”表达了诗人对贵州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山巅两树存”则形象地表现了高山上的荒凉景象;“香粳丛废寺,茅屋出孤村”进一步展现了贵州山区的原始与孤独;“人语华番杂,虫声远近喧”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如何马太史,犹未识昆仑”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资孔驿》不仅仅是一首诗,它反映了彭而述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贵州独特地理环境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彭而述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