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醉吟归宣城

潞河酤酒趁斜曛,柳暗花明两岸分。
万里人归燕市月,千峰杖入敬亭云。
老谙世事都鸥迹,间启柴门到鹤群。
不厌芜田还种豆,南山歌胜北山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醉吟归宣城》是清代诗人彭云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彭云鸿,字东野,江苏江宁人,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彭云鸿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清代有很高的评价,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潞河酤酒趁斜曛,柳暗花明两岸分。
    万里人归燕市月,千峰杖入敬亭云。
    老谙世事都鸥迹,间启柴门到鹤群。
    不厌芜田还种豆,南山歌胜北山文。

  2. 诗歌解析

  • 潞河酤酒趁斜曛:描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趁着斜晖沽酒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柳暗花明两岸分:形象地描绘了两岸的风景,柳树掩映下的花朵与明亮的月亮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美丽的画面。
  • 万里人归燕市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感慨,燕子在月光下飞翔,象征着朋友的归来。
  • 千峰杖入敬亭云:描绘了敬亭山上山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行走在其中的豪迈之情。
  • 老谙世事都鸥迹: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就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
  • 间启柴门到鹤群:描绘了诗人在家中柴门旁见到的鹤群,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不厌芜田还种豆: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即使在荒芜的田地中,他也愿意播种希望,期待收获。
  • 南山歌胜北山文: 强调了南北方的自然景观各有千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送郭醉吟归宣城》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