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答吴江郭频伽

鸾鷟巢椅桐,鸳雏睇层云。光仪匪远两脉脉,要与黄雀羞同群。
淮山丛丛水舒舒,乞食胯下桥边趋。有美一人佩琼琚,类同王孙立路隅。
神龙扬光不见烛,块独游子心烦纡。子奏晨露,我歌咸池。
飘风过耳,忽焉感之。一尺瑶华枉先报,继以妙诗申笃好。
清风褰帷月当轩,通词布素馨若兰。相逢绝似沟水头,便学二鸟鸣相酬。
各挟胜事三千秋。弟畜灌仲孺,兄事袁将军。天涯落落几国士,到眼余子徒纷纷。
星萍劳踪事无定,不惜里言为子罄。野棠未落山樱然,韩侯台前送离船。
相逢即相别,相忆行相怜。愿君为夔我为蚿,勿问市头诸少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相逢行答吴江郭频伽》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彭兆荪创作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彭兆荪,清代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通常以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
  1. 诗歌原文
  • 鸾鷟巢椅桐,鸳雏睇层云。
  • 鸾鷟(luán zhuó):传说中的凤鸟,常被视为祥瑞之兆。
  • 椅桐:《诗经·小雅·斯干》中有“椅桐有实”。
  • 鸳雏:鸳鸯之子,比喻年轻美貌的人。
  • 睇:看、望。
  • 层云:形容天空中层层叠叠的云朵。
  • 光仪匪远两脉脉,要与黄雀羞同群。
  • 光仪:仪表、风采。
  • 匪:不是。
  • 两脉脉:形容目光深邃,情意绵绵。
  • 黄雀:古代传说中一种小鸟,常用来比喻美好或清高的事物。
  • 羞同群:羞涩地与同类事物相提并论。
  • 淮山丛丛水舒舒,乞食胯下桥边趋。
  • 淮山:指淮河之山,这里用以象征某种地域特色。
  • 丛丛:形容众多。
  • 水舒舒:水流舒缓的样子。
  • 乞食:乞丐讨饭。
  • 胯下桥边趋:形容人物在贫穷或艰难的环境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 有美一人佩琼琚,类同王孙立路隅。
  • 琼琚:珍贵的玉佩,常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
  • 王孙:贵族子弟,这里指有才德之人。
  • 立路隅:站在道路的一旁,形容地位尊贵但谦逊低调。
  • 神龙扬光不见烛,块独游子心烦纡。
  • 神龙: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高贵或非凡。
  • 扬光:扬起光芒。
  • 不见烛:比喻光辉虽在,但却难以察觉。
  • 块独:孤独一人。
  • 游子:流浪在外的人。
  • 心烦纡:内心感到烦闷不舒。
  • 子奏晨露,我歌咸池。
  • 奏晨露:演奏清晨的露水声。
  • 我歌咸池:歌唱《咸池》,古代音乐之一,常用以表达高雅的情感。
  1. 诗歌赏析
  • 《相逢行答吴江郭频伽》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彭兆荪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心。
  • 诗中使用了很多传统诗词中的意象和典故,如鸾鷟、椅桐、黄雀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
  •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节奏和谐,读来令人感到愉悦和舒适。

《相逢行答吴江郭频伽》是一首诗歌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彭兆荪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情感世界。读者在欣赏这首作品时,不仅能享受到美妙的文学享受,还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温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