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府别李笏生欧阳西岑吴西桥

前年曾此地,携手各伤神。
今日仍陈迹,凄凉卫水滨。
天涯分咫尺,世路足风尘。
曙色明班马,萧萧鸣向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卫辉府别李笏生欧阳西岑吴西桥》是清代彭洋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卫辉府分别时的伤感和无奈。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诗人彭洋中,字彦深,一字晓杭,清湖南湘乡人,道光八年举人。他曾议积粟宝庆以拒太平军,又佐骆秉章,在万县监造火箭。彭洋中的创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诗歌、赋文等,其中《古香山馆存稿》是其作品的集中体现。

  2. 诗歌原文及翻译:原文为“前年曾此地,携手各伤神。今日仍陈迹,凄凉卫水滨。天涯分咫尺,世路足风尘。曙色明班马,萧萧鸣向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即为:“前年我们曾在此相聚,各自满怀忧伤。如今依然留下痕迹,卫河岸边显得凄凉。虽然彼此相隔咫尺却如同天涯,世间的道路充满了风尘。天边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班马的影子,鸟儿的叫声在耳边回响。”

  3. 诗歌赏析:彭洋中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诗中“前年曾此地,携手各伤神”两句,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今日仍陈迹,凄凉卫水滨”,则透露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结尾两句“天涯分咫尺,世路足风尘。曙色明班马,萧萧鸣向人”,更增添了几分哲理意味,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广阔。

《卫辉府别李笏生欧阳西岑吴西桥》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墨客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