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靳溪山行

信美山中采蕨薇,麦田惊起野鸡飞。
东风似遣知春晚,乱洒桃花上客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傅靳溪山行》是清代诗人彭淑的作品,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
  • 彭淑:彭淑,号秋潭,湖北长阳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乾隆三十六年,他考取举人,后来担任了吉水知县,并且还拥有诗集和文集流传于世。彭淑的文学成就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体现,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1. 诗歌原文
  • 信美山中采蕨薇:描述了诗人在山中采摘蕨菜的情景,“信美山中”指的是美丽的山水之间,这里的“采蕨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热爱。
  • 麦田惊起野鸡飞:描写了田间麦田里野鸡被惊动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田野的生机与活力。
  • 东风似遣知春晚:东风似乎知道春天已至末尾,因此随意地洒落桃花,为行人增添了几分春意。
  • 乱洒桃花上客衣:最后两句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衣裳相联系,仿佛春风中的桃花随风洒落,落在了穿着客人衣服的诗人身上。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傅靳溪山行》通过简洁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诗中的“信美山中”与“乱洒桃花上客衣”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和谐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
  • 意境深远:诗中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还通过春风这一元素,隐喻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替的主题,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广泛的联想空间。
  • 语言优美:彭淑在创作此诗时,运用了一系列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信美山中”的形容词“信美”、动词“采薇”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风貌:作为清朝诗人的作品,《傅靳溪山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描写,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审美趣味。
  • 传递情感体验:诗中的情感表达丰富而直接,无论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都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和情感的流露。

《傅靳溪山行》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自然与心灵,展现了彭淑作为一位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对于欣赏这首诗的人来说,它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