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述怀

往事成尘六十年,苍苍非复旧华颠。
流光捷似追风马,望治难如上水船。
蜗角栖迟投老地,蝇头生活卖文钱。
英雄汗血羁人泪,一例消磨化作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十述怀》是清代诗人恽毓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六十述怀》的作者是恽毓嘉,字孟乐,号苏斋。他是大兴人,原籍武进。恽毓嘉光绪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延平知府。他的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2. 诗歌内容:《六十述怀》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回忆。诗中描绘了从壮年到暮年的生命历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变迁和感受。诗句中的“往事成尘六十年,苍苍非复旧华颠”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而“流光捷似追风马,望治难如上水船”则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艰难。
  3. 艺术特色:《六十述怀》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使整首诗的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其次,诗人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例如,“蜗角栖迟投老地,蝇头生活卖文钱”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除了欣赏《六十述怀》本身的文学价值外,人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 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2. 理解生活的不易,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3. 反思个人的经历,从中吸取教训和智慧。

《六十述怀》不仅是清代文人恽毓嘉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阅读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感悟和精神的滋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