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城头夜飞雪,雪花变作仙翁发。仙翁一笑走仙京,众仙拥入仙官列。
仙官行年七十六,仙官官乃在蛮服。青童侍史尽蛮人,顾视颦眉厌凡浊。
开堂挥散童与史,入室呼齐孙与子。尔曹为我孕云礽,执尘抱琴吾可使。
大儿闻言向妇谋,小儿闻言对妾愁。阿孙近前为翁语,翁果索此无难酬。
一年一孙生一子,两年众孙生不休。十年曾孙竞趋走,廿年阿孙纷白头。
阿孙头白儿死半,翁反还童色精悍。孙曾簇若市朝趋,以首颔之难识面。
应门扫径纷有余,一日一更劳弗遍。前年曾孙又生子,一未脱襁又一见。
阿翁大笑喜出汗,顾后失前心意乱。曾玄两手抱不尽,分置膝头先后换。
或来捋髭白镊断,或来索哺衣牵绽。或来呵殿导升舆,或来涂抹横翻案。
咿咿哑哑满室春,中妇少妇喧难分。中年但期子生子,今日竟见孙携孙。
谁知阿翁喜亦伤,终朝苦为含饴忙。一餐须得五斗粟,几使饲鹤无余粮。
一官伛偻十八载,至今寻思转生悔。不悔官卑与宦贫,悔见儿孙争济济。
翁乎此悔绝无伦,稀世盛瑞悬公身。魏徵五世笏仅在,启期三乐年谁臻。
繄我先皇旷代福,余庆尚及今臣民。吾宗此福已仅见,曾不若翁尤衍蕃。
况翁更在未挂冠,罕事亘古无流传。生男更当无影异,还童定觉鸡窠宽。
溯我交翁及三岁,中间数别逾寒暄。昨来城中一访我,见面精采辉朝暾。
擘窠草书为我作,钗划薤倒无崩颠。一时同官竞乞字,具脯作醢为开樽。
樽前试问别来事,第一曾玄增几人。翁笑吓吓屈指数,屈尽十指又复伸。
伸长屈短费思索,道我衰耄记不真。语余起立再谢走,手不曳杖似鹿奔。
城中故人遍叩门,一一问讯情逾敦。遮攀愿闻导养术,翁笑固问曰无闻。
但云爱民爱物如爱己,天与寿考能绵绵。又云爱民爱物似爱子,天与孙子宜振振。
郑翁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翁歌》是一首唐代的诗歌,由汤贻汾创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 作者与成书年代:
- 《郑翁歌》的作者是汤贻汾,生活在唐代。
- 此诗成书于唐代,体现了当时文学的繁荣和多样性。
- 诗歌内容与主题:
- 诗中“康乐城头夜飞雪,雪花变作仙翁发”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浪漫意境。
- “仙翁一笑走仙京,众仙拥入仙官列”展示了仙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仙官行年七十六,仙官官乃在蛮服”则表达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艺术风格与技巧:
- 诗人采用了象征、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美感。
- 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 历史影响与评价:
- 《郑翁歌》在历史上有着较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翁歌》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成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被后人传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