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丘关

项王西入关,叱咤何雄哉。
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
分茅割大地,驾驭英雄才。
六王既立后,三将还西来。
降臣剖符竹,洪度方洞开。
废邱亦善地,百里辟蒿莱。
桓桓章将军,仡仡貔虎材。
奸竖主帷幄,大将终疑猜。
望夷不足惜,此类良可哀。
行人一长叹,万壑悲风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废丘关》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时局的忧思。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和文学家。他是湘军的创立者之一,也是晚清四名重臣之一。他在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曾历任军机大臣等职,与胡林翼并称为“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和政论文多种体裁,以诗歌见长,其中《废丘关》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1. 作品原文
    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分茅割大地,驾驭英雄才。六王既立后,三将还西来。降臣剖符竹,洪度方洞开。
    废邱亦善地,百里辟蒿莱。桓桓章将军,仡仡貔虎材。奸竖主帷幄,大将终疑猜。望夷不足惜,此类良可哀。行人一长叹,万壑悲风回。

  2.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废丘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思想内涵:该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五言诗,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英勇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1. 背景信息
  • 创作时间:该诗创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这是曾国藩在湖南巡抚任上期间所作。
  • 政治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鸦片战争后的混乱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
  1. 作品背景
  • 创作背景:据记载,《废邱关》创作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当时清朝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诗中的“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形象地描写了当时战乱时期的紧张气氛;而“望夷不足惜,此类良可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烈的哀悼。

在了解以上内容后,还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历史意义:该诗不仅是曾国藩的代表作,也成为了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该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朝中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 文化价值: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才华,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废丘关》作为清代诗人曾国藩的代表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历史的教训和启示,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