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明灭鸦对语,白杨萧萧作风雨。
孤城寒甃大江声,一塔巍然涌过城。
二龙山高高百仞,恍若玉山遥相并。
人影微茫落半空,足底白云送清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斜阳明灭鸦对语,白杨萧萧作风雨。
孤城寒甃大江声,一塔巍然涌过城。
二龙山高高百仞,恍若玉山遥相并。
人影微茫落半空,足底白云送清磬。
《九日登楼望迎江寺塔》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古体诗,作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二年)重阳节。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被流放夜郎时所作,是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的诗作之一,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诗如下:
九日眺山川,登高怀故乡。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前四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后所见的壮丽景色。首两句写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山川河流,感叹自己远离家园,无法回去;第三句写诗人看到的黄鹤楼已经不在,而那白云却依旧飘荡;第四句则描绘了长江两岸的景色。接下来的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愁绪。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反问,表达了他对故乡的迷茫和失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