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雕菰淘夜归

舟载夕阳去,归来月已斜。
岸明人照蟹,林响叶争鸦。
暮港联渔艇,秋星闪浪花。
三更无犬吠,比户乐桑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雕菰淘夜归》是清代诗人焦廷琥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而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夜深归途的艰辛与对家中温暖的期盼融为一体,感人至深。

从内容方面讲,诗中“舟载夕阳去”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的画面,而“归来月已斜”则表达了诗人归途中月亮已经西斜的情景,这两句诗构建出一幅夜晚归家的宁静而略带寂寞的画面。紧接着,“岸明人照蟹,林响叶争鸦”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场景,描述了岸边明亮的灯光映照着螃蟹,树林里落叶相互碰撞发出声响,这些细节使得整个夜景更加生动,也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从情感方面来讲,诗中的“暮港联渔艇,秋星闪浪花”以及“比户乐桑麻”等句子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这种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特别是“三更无犬吠,比户乐桑麻”一句,更是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诗中所传达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生活显得尤为珍贵。

从艺术手法来看,《自雕菰淘夜归》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暗喻手法。诗中的“自雕菰”,即指自己亲手制作的菰(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诗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夜归”则直接体现了主题。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家乡、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平凡生活的珍惜。

《自雕菰淘夜归》是一首集抒情、写景和叙事于一体的诗歌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心理,进而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