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子元遗诗

四卷完完手自编,乡邦文献一潸然。
倚庐不及寝门哭,并世同为膏火煎。
钁地活埋惭我在,生天成佛让公先。
昔人只叹龚生夭,苦忆庄休木雁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周子元遗诗》是曾习经创作的一首诗,创作于清末民国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变革。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

  1. 作者简介: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广东揭阳人,是清末民国初的诗人和学者。他的成就不仅在诗歌方面,还在词学上有所建树。
  2. 诗歌原文:《题周子元遗诗》全诗如下:“四卷完完手自编,乡邦文献一潸然。倚庐不及寝门哭,并世同为膏火煎。钁地活埋惭我在,生天成佛让公先。昔人只叹龚生夭,苦忆庄休木雁篇。”这首诗表达了对周子元的深深哀悼,以及对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
  3. 诗歌赏析:曾习经通过对《题周子元遗诗》的赏析,展示了他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周子元不幸遭遇的同情。诗中“四卷完完手自编”表明了周子元对自己的作品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坚持的态度。而“乡邦文献一潸然”则反映了他对家乡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民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变革的时代。曾习经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题周子元遗诗》,不仅是对一位诗人的追思,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记录。
  5. 艺术特色:曾习经的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能够触及人性的深处,引发读者的思考。《题周子元遗诗》正是这样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曾习经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窗口。

《题周子元遗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反映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那个动荡时代的文学面貌和社会现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