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晦闻先生兰妻雀子

人言林逋仙,无求自然足。
一鹤与一梅,别成新眷属。
我爱林逋翁,风趣更超俗。
兰妻雀子呼,遥遥接芳躅。
言真惬素心,好合曲栏曲。
竟体挹芬芳,新妆照红烛。
雪夜壁月眠,花貌想如玉。
好鸟如佳儿,去来无拘束。
得食性能驯,粒粒分仁粟。
乍学鹦鹉鸣,旋随鸳鸯俗。
臭味同妻兰,踊跃如童仆。
翁乃左右顾,怡然遂所欲。
有妻结良缘,有子绵似续。
韵事比高贤,神似非刻鹄。
胸怀天地宽,自处何荣辱。
筑楼近韩居,窗开透辰旭。
纵然小如舟,四围花作蓐。
楼前一水通,漾漾涨春绿。
借此乐馀年,欣欣忘蹐局。
况复孙曾贤,泮芹屡掇渌。
多福备箕畴,一一难纪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晦闻先生兰妻雀子》是清代诗人曾习经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林逋这位古代高士的敬仰之情。诗中不仅赞美了林逋的高洁品格,还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人背景:《赠晦闻先生兰妻雀子》的作者是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他生活在清末民初,是一个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其作品风格清丽脱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2. 诗的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林逋高尚品德的赞美。林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以不与世俗争利、保持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闻名。曾习经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
  3. 诗意内容:诗中的“一鹤与一梅,别成新眷属”形象地描绘了林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言真惬素心,好合曲栏曲”等诗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4. 艺术特色:从艺术手法上看,曾习经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将“兰妻雀子呼”比作“遥遥接芳躅”,这些富有诗意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更具画面感和想象力。
  5. 文化意义:这首七言古诗不仅是对林逋的赞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遁入山林,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超脱。
  6. 读者共鸣:这首诗虽然语言典雅,但其所表达的情感却是普遍而深刻的。许多人在阅读这首诗时,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赠晦闻先生兰妻雀子》不仅展示了曾习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修养,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古代隐逸文化的窗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清代文人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