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 · 听雨

衣袂冷,上高楼。繁云遮断碧山头。小窗独坐听秋雨,荷叶芭蕉各自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葛秀英《桂殿秋·听雨》:秋雨中的孤独与愁绪

在清代的诗坛上,有一颗璀璨的星辰,那就是葛秀英。他的词作以淡雅清新的风格著称,尤以《桂殿秋·听雨》这首词最为人称道。此词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一位文人独自登楼聆听秋雨的画面。下面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作者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桂殿秋·听雨》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雨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词中“衣袂冷”三字渲染出秋日的寒冷气息,而“上高楼”则暗示了诗人想要逃避现实的孤独心境。“繁云遮断碧山头”形容雨势之大,遮挡了远处的山峰。“小窗独坐听秋雨”,则是诗人静坐窗前,倾听雨声的孤寂场景。

葛秀英,字玉贞,吴门人,梁溪秦鏊侧室。其母梦吞梅花而生,故以“淡香”名其楼。她性格爱梅,故以“淡香”命名自己的居所。葛秀英年仅十九岁便去世,留下了诸多作品。这首词反映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桂殿秋·听雨》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首先,该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来塑造画面和表达情绪,如“荷叶芭蕉各自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中植物的忧郁景象。其次,词中采用押韵的技巧,使得整首词的音乐性增强,读来更加悦耳动听。最后,葛秀英的词语言简练而又富有韵味,充分展现了清代诗词的典雅风格。

《桂殿秋·听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当我们再次阅读《桂殿秋·听雨》时,不仅是在体会古人的诗意生活,更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孤独与愁绪。这是一首能触动人心、引人深思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与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