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 灯花

芳飐铜荷,艳分银叶,那夕谢娘庭院。酒醒宵阑,记得背人偷剪。似罗帏、双双深笑也,一样春心撩乱。最怜伊、瘦不禁风,茜纱六扇夜频掩。
飞蛾空扑兰焰。知是为侬效死,为花情愿。罢剔瑶钗,惯惹玉人纤腕。簇珠花、绛雪春融,裹金粟、彩云风颤。结相思、一点多情,绮窗幽梦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罗香 · 灯花》是一首由诗人程颂万创作的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细腻入微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挚。下面将对该词的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绮罗香·灯花》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作者程颂万的经历和作品风格推测,这首词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即夜晚庭院中灯花初放时所作。
  • 作者介绍:程颂万(1865-1932),字子大,号鹿川田父,又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早年入湖北总督张之洞幕,后创立广艺兴公司,并曾任寓公。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艳丽而不失骨感著称。
  1. 诗词原文与注释
  • 原文:芳飐铜荷,艳分银叶,那夕谢娘庭院。酒醒宵阑,记得背人偷剪。似罗帏、双双深笑也,一样春心撩乱。最怜伊、瘦不禁风,茜纱六扇夜频掩。飞蛾空扑兰焰。知是为侬效死,为花情愿。罢剔瑶钗,惯惹玉人纤腕。簇珠花、绛雪春融,裹金粟、彩云风颤。结相思、一点多情,绮窗幽梦断。
  • 翻译:铜荷轻轻摇曳,银叶闪烁生辉,那晚谢娘庭院里,灯光映照下,她的影子显得格外娇小。酒醒之后,我还记得她在暗地里偷偷地剪去灯花。仿佛是罗帐中的双人舞,深深的笑容,一样的春心撩乱。最怜惜她的娇弱,连风都无法阻止她消瘦,常常用茜纱遮住六扇窗户。飞蛾扑向兰焰,知道是为了我而死,为了花朵而情愿。停掉了头上的玉钗,习惯了惹玉人的纤手。簇拥的珍珠般的花蕊,如同绛色的雪花融化,裹着金色的粟粒,在彩云间颤抖。结下相思之情,只留下一点多情,绮窗幽梦中悄然中断。
  1. 词句分析
  • 芳飐铜荷:形容灯花的颜色鲜艳如同铜荷那样耀眼。
  • 艳分银叶:描绘灯花色彩之美,银叶象征着灯光下的银色花瓣。
  • 那夕谢娘庭院:暗示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 酒醒宵阑:描述了深夜饮酒至醉后的场景,以及清醒时刻的孤独。
  • 记得背人偷剪: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人行为的关注和记忆深刻,以及对此行为的微妙情感。
  • 似罗帏、双双深笑也:通过比喻,描绘出灯花下两人相视而笑的情景。
  • 一样春心撩乱: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喜悦也有忧愁。
  • 最怜伊、瘦不禁风:表达了深深的怜爱和关心,以及因对方脆弱而产生的担忧。
  • 知是为侬效死,为花情愿:展现了对方的无私和奉献精神,以及对爱情的坚持。
  1. 赏析与评价
  • 艺术特点:该词的艺术特点是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描绘。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气息。
  • 情感表达:通过对灯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于人性的理解。
  • 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清代词作,《绮罗香·灯花》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的视角。

《绮罗香·灯花》作为一首清丽脱俗的词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和欣赏,人们不仅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