卐字阑干低做冷。祝汝留春,不要勾春尽。人日花朝期未准。相逢又是清明近。
钿约钗盟难记省。走近侬前,又碍旁人问。抵死共卿双不瞑。帘波贴住鸳鸯影。
蝶恋花 · 次木斋韵三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次木斋韵三阕》是程颂万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诗人生平:程颂万(1863年—1947年),字颂万,一字子美,又字次木,晚号天虚老人,广东番禺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诗词家。他的作品以情真意切、语言优美著称,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 诗歌原文
- 第一阕:卐字阑干低做冷。祝汝留春,不要勾春尽。人日花朝期未准。相逢又是清明近。
此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与时间。”卐字阑干”指阑干的装饰图案为“卐”字,暗含着某种寓意或象征。“祝汝留春,不要勾春尽”表达了作者希望春天能够长久地停留,不希望它过早地结束。“人日花朝期未准”意味着在人日和花朝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春天的气息仍未完全显现。
- 第二阕:钿约钗盟难记省。走近侬前,又碍旁人问。抵死共卿双不瞑。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中的情感纠葛和人物互动。“钿约钗盟”通常指男女双方的约定和盟誓,“难记省”暗示这些约定常常被遗忘。“走近侬前,又碍旁人问”则描绘了主人公在追求爱情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和困扰,即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或疑问。
- 第三阕:抵死共卿双不瞑。帘波贴住鸳鸯影。
最后两句,“抵死共卿双不瞑”表明主人公与情人的深情厚谊,即使面对外界的压力也不愿意分离。“帘波贴住鸳鸯影”形容的是夜晚的美景,窗帘轻轻拂过水中的鸳鸯影子,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对春天的赞美:《蝶恋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从“卐字阑干”、“人日花朝期未准”到“钿约钗盟”,都充满了春天的特征。诗人通过对春天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 情感纠葛的探讨:诗中的“钿约钗盟难记省”和“走近侬前,又碍旁人问”等句子反映了人在情感世界中的挣扎和无奈。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探讨了爱情中的矛盾和挑战,以及人们在面对情感抉择时的内心矛盾。
- 生活哲理的反映: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人的情感世界,还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例如,诗人在表达对春天的留恋时,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春天这一载体,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爱情和时间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艺术特色
- 词牌运用:《蝶恋花》作为词牌名,具有特定的韵律和格式要求。程颂万巧妙地运用这一形式,创作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卐字阑干”、“人日花朝”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感,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诗词的灵动。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悦耳动听,又富有感染力。
《蝶恋花·次木斋韵三阕》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性之复杂。对于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