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初度日,和夔笙

帘角飘灯雨未休。料量多半酒中愁。迟年五十欲平头。
海色拗晴来汐社,楼高何处见吾州。他乡能老况温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纱初度日,和夔笙”是一首近现代诗歌,由诗人程颂万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程颂万(1865-1932),字子大,号鹿川田父,又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早年入湖北总督张之洞幕,后成为寓公。少即工诗,在里结湘社,与易顺鼎等唱酬。亦工词,清而不枯,艳而有骨,有《宁乡程氏全书》、《美人长寿庵词》、《定巢词》等作品。
  1. 诗歌原文
    帘角飘灯雨未休。料量多半酒中愁。迟年五十欲平头。海色拗晴来汐社,楼高何处见吾州。他乡能老况温柔。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的“帘角飘灯雨未休”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灯火阑珊的画面,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感;“料量多半酒中愁”则通过饮酒消愁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种情感表达既含蓄又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 意象运用: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迟年五十欲平头”中的“平头”象征着人生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而“海色拗晴来汐社,楼高何处见吾州”中的“汐社”和“吾州”则分别代表了诗人心中的故乡和理想之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 艺术手法: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比、象征等,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例如,“海色拗晴来汐社”中的“汐社”象征了故乡或理想之地,而“海色”则象征着广阔的海洋和未知的未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诗人还通过使用象征手法,如“海色”象征着广阔、深远和未知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浣溪纱·初度日,和夔笙》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