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得幽憩,闭门风雨寒。
如何天宇窄,不抵酒杯宽。
四海正多难,孤怀殊鲜欢。
随身几点泪,未敢向人弹。
寓斋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斋即事》(作者:葛金烺)是清代的一首古诗,以地方官吏逼租为背景,深刻描绘了一幅地方官吏与农民之间矛盾冲突的画面。这首诗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因逼租而起的惨剧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于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从文学价值来看,《寓斋即事》采用了白描手法,语言朴实而有力,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真切。诗中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以及官吏逼租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矛盾。
《寓斋即事》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独特之处。首先,诗中对环境的描写非常细致,如“客居华亭县1,舍联决囚厅2”,这样的场景设置不仅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同时也预示了即将发生的悲剧事件,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和紧张感。其次,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对话,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发生和过程,如“夜来响鞭扑,侧耳难为听。是月大寒节,雪霰飞冥冥”等句,生动地再现了事件的紧张和残酷。最后,诗歌中的抒情色彩也十分浓厚,诗人通过对农民痛苦的同情以及对官吏恶行的揭露,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于弱者的关怀。
《寓斋即事》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示了古代文人关注民生、追求公正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