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不凡醉绿亭

东隅亭子秋尚酷,茂林繁露湿朝旭。
早起科头过板桥,凭阑澹寂恣遐瞩。
老藤化石骨峥嵘,古螺吸水苔衣绿。
携来几卷陶柳诗,僮子为我沽醽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不凡醉绿亭》是明朝诗人程云的作品,并非清代作品。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程云,字天翼,莱芜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程云在官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任孝感知县时,他的政绩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2. 创作背景:诗作的创作背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心境。在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而《朱不凡醉绿亭》正是一种情感流露和艺术追求的产物。
  3. 原文节选:诗句“东隅亭子秋尚酷,茂林繁露湿朝旭”描绘了早晨的景色,亭子的轮廓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茂密的树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映着初升的太阳。
  4. 艺术特色:《朱不凡醉绿亭》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其次,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后,诗作还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朱不凡醉绿亭》不仅因其艺术价值而被后世传颂,更因为它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