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凤麓

积雨消春日,羁人叹暮年。
淮流寒照树,乡梦夜闻鹃。
旧业浮云外,游装短棹前。
亲知零落尽,去住总凄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徐凤麓》是清朝作家程岫的作品。以下是对《赠徐凤麓》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 积雨消春日,羁人叹暮年。
  • 淮流寒照树,乡梦夜闻鹃。
  • 旧业浮云外,游装短棹前。
  • 亲知零落尽,去住总凄然。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形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淮流寒照树”和“乡梦夜闻鹃”,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离散的哀伤。诗句中的“羁人”和“暮年”等词,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变革频繁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诗歌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 作者个人经历:作为一位文人,程岫可能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这些体验使他能够以更加敏感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生的苦乐离合。
  1. 作品影响
  • 文学价值:此诗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都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认可。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后来的诗人和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传承与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不仅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是传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赠徐凤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材料。
  1. 阅读体验
  • 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每一个字词都经过精心选择,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美的冲击,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深度。
  • 情感共鸣: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这些简单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赠徐凤麓》不仅展示了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独到的审美观。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字,还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