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元洁弹琴歌

霜飞刺天木叶落,北风卷地雁声作。
满堂色动寒凌兢,知是山人弄弦索。
我生泛梗多忧患,无端入此雍门弹。
悲从中来不能遏,衣裾清泪流潺潺。
方今筝琶聒人耳,靡曼空侯闻者喜。
揽君手腕请君止,帘外月华寒泼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杨元洁弹琴歌》是一首描绘杨元洁演奏古琴之美的诗歌。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这首诗是清代董兆熊的作品,董兆熊生活在清朝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对文化的追求。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及其时代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诗词原文:《听杨元洁弹琴歌》中“霜飞刺天木叶落,北风卷地雁声作。”这两句诗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句中的“霜飞”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寒冷气息,而“刺天”则形容天空被寒霜覆盖的壮观景象;紧接着“木叶落”点明了季节更替,树叶由绿转黄,最终落下的自然现象。同时,“北风卷地”与“雁声作”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3. 艺术特色:在《听杨元洁弹琴歌》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例如,“满堂色动寒凌兢”,通过“满堂色动”来形容琴音的美妙传遍整个空间,而“寒凌兢”则形象地描绘出琴音带来的冷冽感受,如同冰雪般清冷而纯净。这种细腻的描写方式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生动的艺术画面,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震撼效果。

  4.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杨元洁弹琴技艺的赞美,也是对高雅艺术的推崇。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诗人通过对古琴的描绘,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并欣赏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音乐这一载体,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董兆熊的《听杨元洁弹琴歌》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杨元洁高超的琴艺,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人们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