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玉洲九日登高原韵

潇湘古是悲秋地,旅兴懵腾强自加。
千里乡心随白雁,三年客梦厌黄花。
茝兰香草归词赋,荆楚雄风换物华。
更欲从君重揽胜,却惭玉树倚蒹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顾玉洲九日登高原韵》是一首由清代诗人程世绳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白雁”、“黄花”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还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悲秋情绪以及客居异地的孤寂感受。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和顾玉洲九日登高原韵》以“九日登高原”为题,展现了诗人在秋季登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潇湘古是悲秋地”,直接点明了地点及时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秋天的特定情感体验。紧接着,诗人通过“旅兴懵腾强自加”,表达了自己虽然勉强振作,却依旧难以摆脱孤独与迷茫的情感状态。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古代文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自然流露,也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纠葛。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诗人采用了丰富的修辞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形象。例如,“千里乡心随白雁”,使用了动物比喻来传达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三年客梦厌黄花”则通过季节变化来抒发客居之感。这些诗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从诗歌的意境营造来看,程世绳巧妙地利用高原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的空间场景。诗中的“茝兰香草归词赋,荆楚雄风换物华”,不仅描绘了高原上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让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和顾玉洲九日登高原韵》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抒情方式和艺术魅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及其表达技巧的学者和爱好者来说,这首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