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风韵。洗铅华都尽。曹溪滴水罗浮近。看巡檐索笑,折取一枝枝,白雪轻携,红英微衬。
岭头香满,涧边月印。偏隔断、江南春信。只无根零落,更素影凄凉,争似我、天涯幽恨。
玉梅令 · 曹溪折梅花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梅令·曹溪折梅花有感》是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与人生境遇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诗人介绍: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武进(今属江苏)人,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卒于康熙三年(1664)。他早年科举不中,转而筑苍梧别业,表现出归隐的志趣。同时,董元恺游历燕赵秦晋等地,其身世之感亦融入诗词之中,形成了他特有的情感表达风格。
作品原文:玉人风韵。洗铅华都尽。曹溪滴水罗浮近。看巡檐索笑,折取一枝枝,白雪轻携,红英微衬。岭头香满,涧边月印。偏隔断、江南春信。只无根零落,更素影凄凉,争似我、天涯幽恨。
诗词鉴赏:董元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玉人风韵”开篇便奠定了全词优雅的基调,紧接着“洗铅华为尽”,则暗示了人物已褪去世俗妆容,展现出一种脱俗的气质。“曹溪滴水”至“罗浮近”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结尾处,通过对“江南春信”、“无根零落”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命运多舛的感叹和对远方之思的深切情感。
《玉梅令·曹溪折梅花有感》不仅是董元恺诗词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清代文人情感世界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以及他们对自然美和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