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霭蒙蒙。碧浪溶溶。小桥环影漾晴空。数间茅屋,一带层峰。更几竿竹,几枝柳,几株松。
左呼欢伯,右抚孤桐。吟成残句付奚童。闲时泛棹,醉后支筇。有杏花烟,桃花雨,楝花风。
行香子 · 湖滨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湖滨即事》的赏析
清代诗人董元恺创作了一首名为《行香子·湖滨即事》的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湖边景色。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作者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行香子·湖滨即事》以“青霭濛濛”起篇,用“碧浪溶溶”形容湖水的清澈与波光粼粼的景象,紧接着通过“小桥环影漾晴空”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湖边的地理环境,更通过色彩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文字中,“数间茅屋,一带层峰”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的丰富细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作者通过“左呼欢伯,右抚孤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一种闲适与自在的生活态度。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添了词的动感,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董元恺在词中还巧妙地利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使用“残句付奚童”,既表现了作者的文采风流,也增添了词的艺术魅力。这种巧妙的组合,让整首词显得更为生动有趣。
《行香子·湖滨即事》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写景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这首作品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通过深入分析《行香子·湖滨即事》,我们可以看到董元恺如何巧妙地利用语言和意象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情感的世界。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作为诗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