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五日雪夜寒甚寄剑秋

雪压窗虚布被轻,梦回无那易愁生。
漏声不尽自断续,镫影欲残时暗明。
客馆早寒嗟岁晚,薄田迟税累秋成。
不知此日门前路,一笑何人访戴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一月五日雪夜寒甚寄剑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的十一月,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而好友晁补之在湖州。苏轼因政治上的失意,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途经常州时,与友人相会。此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原文如下:

十月二十五日,从泗州别其兄于彭城,十二月十九日夜大雪,二鼓,雪深二尺许,卧闻风声竹木之间如碎玉。
已而渐紧,薄暮,雪深三尺许,更定,大风,舞旋,卷地而来,横扑不正之屋,尽作狼藉乎青荧之下。
始如薇,渐如手,渐入掌,旋如卵,薄如绵,乱如麻;忽复如拳,忽如柳絮,忽如芦花;忽聚忽散,没灭复见;转侧往复,变易不已。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去天尺五尽成冰,田中水归天上人。
山头野火斜吞月,半河冰合鱼龙死。
我师东坡字子瞻,学书学诗俱不减。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开始大,官至都堂辅炎汉。
如今憔悴江边住,白发临风垂两鬓。
欲令诗语妙,多读书少游客。
诗句好语言,文章喜新巧。
但恐太速遭丑怪,须知后学难追陪。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尽日东风软。
隔帘听风吹雨入,倚杖听春雨敲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大暴雪,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展现了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