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思昔日

思昔日,何事到而今。照尽青铜犹有面,烧残绛蜡已无心。
起看月西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思昔日》是清代诗人邹祗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邹祗谟,字士,号程村,武进(今江苏常州)人。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进士,有《远志斋集》。
  1. 作品原文
  • 照尽青铜犹有面,烧残绛蜡已无心。起看月西沉。
  1. 诗词解析
  • 首句“照尽青铜犹有面”描绘了一幅青铜器在夕阳下依旧闪耀着光芒的画面,暗示即使岁月流逝,某些事物依然存在。
  • “烧残绛蜡已无心”则通过绛蜡的残败与无色,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 第三句“起看月西沉”以月亮的落下作为结尾,象征着夜晚的结束和白昼的消逝,同时也可能寓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整首词通过对古代青铜器和绛蜡的描写,以及月升月落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望江南·思昔日》的语言典雅,情感真挚,体现了邹祗谟深厚的文学素养。
  • 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抽象的情感,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 整体上,这首词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词风,即婉约派风格,注重意境和含蓄。

《望江南·思昔日》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邹祗谟深邃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