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把莲花为面。妾把芙蓉为面。启香奁,开金鉴。仔细凝眸数遍。
今须辨。纵莲花。不如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郎把莲花为面。妾把芙蓉为面。启香奁,开金鉴。仔细凝眸数遍。
今须辨。纵莲花。不如他。
《西溪子·对镜》是清代诗人邹祗谟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和背景:
作者简介:邹祗谟,字吁士,号程村,清初江南武进人。他是著名的毗陵四子之一,与陈维崧、黄永、董以宁并称。他的记忆力非常强,能记忆古今人的爵里姓氏、世次年谱等。
作品原文:《西溪子·对镜》,邹祗谟所作。诗中描述了男女之间通过化妆来辨别身份的情景,其中“郎把莲花为面”,意指男子将自己打扮成莲花模样;而“妾把芙蓉为面”则是指女子将自己装扮成芙蓉花的样子。两人都打开了香奁(化妆用的盒子),仔细地凝眸观察对方的容颜,试图通过这些细节来区分彼此。诗中还表达了一种审美上的偏好,即使对方是美丽的莲花,也比不上其他花朵的芬芳。
文化意义:《西溪子·对镜》不仅展示了清代女性的化妆习惯,还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气。在古代,通过化妆来辨别身份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尤其在宫廷或贵族中更为普遍。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和崇尚,同时也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邹祗谟的《西溪子·对镜》不仅是一首描写男女间识别的诗歌,也是研究清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文学如何反映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