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秋飙冷,正影娥池畔,红衣初谢。思妇芳魂,怨女幽情鸳鸯社。断肠不向西风嫁。最喜近、瑶台清夜。蛾眉淡扫,不施脂粉,虢姨妖冶。
难借。涂黄晕碧,似素馨品格,暗香飘麝。斜倚银墙,独抚冰弦圆蟾挂。诉离恨望夫石下。鲛珠洒玉盘倾泻。最怜独自亭亭,雨檐霜榭。
绛都春 · 咏白秋海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绛都春·咏白秋海棠》,一首由清代诗人邹祗谟所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
素秋飙冷,正影娥池畔,红衣初谢。思妇芳魂,怨女幽情鸳鸯社。断肠不向西风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秋海棠的美丽和哀怨。诗中的“素秋飙冷”,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凉爽和凄清,而“正影娥池畔”,则暗示了白秋海棠在池塘边摇曳生姿的美丽。接下来的“红衣初谢”,则表达了白秋海棠花朵凋零的凄凉景象。
“思妇芳魂,怨女幽情鸳鸯社”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白秋海棠的象征意义。这里的“思妇芳魂”和“怨女幽情”分别代表了思念和怨恨的情感,而“鸳鸯社”则暗示了一种和谐而悲伤的爱情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白秋海棠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两句“断肠不向西风嫁”,则表达了诗人对白秋海棠命运的惋惜和同情。西风象征着离别和无常,诗人用它来比喻那些无法逃脱命运安排的事物或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白秋海棠命运的无奈和悲悯之情。
《绛都春·咏白秋海棠》是一首充满哀愁和哲思的诗歌。通过对白秋海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生命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自然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