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当庭秋夜闻蟋蟀声

小窗烟雨冥冥响,飕飕吹坠,落叶空庭。急杵浮砧,凄凄石竹墙阴。偏与愁人作楚,细思量、甚事恰关卿。无端似,空床泣恨,断轸传情。
年年惯做西风伴,隐荒苔、啼残青穗馀灯。哀笳远笛,飞来何处秋声。二十五番寒照静,听清钲历历严更。偏怨汝,叫回孤梦,短发星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当庭·秋夜闻蟋蟀声》是清代诗人邹祗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秋夜里的孤寂与愁绪。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秋夜的静谧与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下面将具体介绍此作品:

  1. 作者背景:邹祗谟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他的诗词风格清丽婉约,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以及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

  2. 诗词原文
    小窗烟雨冥冥响,飕飕吹坠,落叶空庭。急杵浮砧,凄凄石竹墙阴。偏与愁人作楚,细思量、甚事恰关卿。

  3. 诗词赏析

  • 情景交融:整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小窗”中飘渺的“烟雨”、“落叶”的描写,创造出一个幽静而又凄凉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强化了词中的孤独感。
  • 情感抒发:词中“愁人”一词反复出现,表明了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情境的敏感和关注,反映出他内心的忧郁。同时,“偏与愁人作楚”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因特定情境而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
  • 含蓄表达:虽然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但整首词的表述并不直白,而是采用了较为委婉的方式表达,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

《月当庭·秋夜闻蟋蟀声》不仅是一首表现秋夜景象的词作,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