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妩 · 本意

问谁家月里,是处云边,初见遥山姣。帘翼空青里,依稀是、楚峰十二初晓。玉钗声悄。才画时、一半慵扫。纵消受、螺黛蛾黄,也着些的烦恼。飘渺。
轻烟微袅。似张郎留样,卓女遗稿。柳叶双尖锁,浑无语、还将鸾镜偷照。相思缭绕。凭暗传、密意多少。试描得鸳鸯,成十样知谁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眉妩·本意》是一首咏物词,以新月为意象,表达了南宋文士对故国的眷怀与哀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都值得深入探讨。

从创作背景来看,《眉妩·本意》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国破覆亡之后。当时,新月依旧挂在柳梢,而故国的江山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新旧交替的对比使得新月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对象。在王沂孙的咏物词中,这首作品托意较为明显,它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作者心中故国破碎、山河变色的哀叹。

从艺术特色来看,《眉妩·本意》采用了双调一百零三字的格式,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这种严格的格律规定了词的音律之美,同时也限定了作者在表达情感时的严格限制。《眉妩·本意》中运用了新月作为象征,通过对新月的描绘,寄托了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整首词既有景致之美,又有情感之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从文化意义来看,《眉妩·本意》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通过对旧时风俗、人物情感以及时代变迁的描绘,这首词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文人通过诗词来抒发情感,记录历史,这种传统的文学形式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和学习。

《眉妩·本意》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受到后世的认可,更因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而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