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二首

情重难分手,天寒况路遥。
骊歌犹未歇,不觉已魂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牧的《赠别二首》是唐代组诗,并非《秋江送别二首》。这两首诗歌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杜牧的《赠别二首》:

  1.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号樊川生,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朝中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小李杜”之一。

  2. 作品原文

  •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 其二
    隔叶黄鹂空好语,
    芳心可可不成愁。
    天涯碧草年初见,
    孤负芳春泪沾袖。

  1. 诗歌解析
  • 第一首主要描写了扬州歌妓的美丽和她的娇俏,通过对少女身姿体态和花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她的美丽和出众。诗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形象地展现了扬州女子的美丽,而“春风十里扬州路”则营造了一个温暖而又繁华的送别场景。
  • 第二首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诗中的“隔叶黄鹂空好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天涯碧草年初见”则暗示了两人的分别之久和距离之远。

杜牧的《赠别二首》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杜牧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