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心如水梦如潮,若人有兮隔帐招。
惨碧灯花笼鬼眼,比红诗草枕牛腰。
沉沉院落三声漏,细细无风一派箫。
鬓影钗光看不准,片云抹过两湖梢。
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是清代诗人黄人的一部作品。这首诗以水梦如潮、灯火惨碧等意象,描绘了一场深夜的幽梦,以及梦中的凄美与孤独。
《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其一》中的“宵心如水梦如潮”,用“宵心”和“梦如潮”这两个意象,传达出夜晚的静谧与梦境的汹涌。诗中“若有人兮揭帐招”则暗示着梦中的召唤,使得主人公在梦中醒来仍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其二》中的“十九人中仍碌碌,厝薪时事积薪身”,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现实的感慨。通过“厝薪时事积薪身”,表达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琐碎的日常事务所困,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而“终南云路秋心塞,拱北星台暮气沦”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其三》中的“北海知名深庆幸,东方异事乱传闻”,则是对历史与传说的一种反思。通过“别盏浇多地欲坟”的表达,作者似乎在告诫后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应当持有审慎的态度。这种批判现实的笔触,使得该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宵心和定庵秋心韵》作为一首完整的诗作,通过对“宵心”和“定庵秋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成为了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不仅是清代诗人黄人的一首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