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亭秋夜读书

盛代崇文地,雍雍起凤鸣。
尊经罗坟典,开馆延豪英。
秋色入庭宇,槐风日夜清。
请业瞻人范,休居乐友声。
欣兹作人泽,敢忘稽古情。
旁搜惬心赏,默识探其精。
抗怀在千载,徽音聊可赓。
向晦万感息,群动寂无营。
素节兼静候,道机日以生。
壁空门不掩,时见孤月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瀛洲亭秋夜读书》是清代诗人杨名时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盛代崇文地,雍雍起凤鸣。
    尊经罗坟典,开馆延豪英。
    秋色入庭宇,槐风日夜清。
    请业瞻人范,休居乐友声。
    欣兹作人泽,敢忘稽古情。
    旁搜惬心赏,默识探其精。
    抗志凌高远,披襟坐长明。

  2. 作者简介
    杨名时(生卒年不详),字元扬,号东山,浙江绍兴人。他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生活在清代,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著称于世。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3. 诗歌鉴赏
    在《瀛洲亭秋夜读书》这首诗中,杨名时不仅表达了他对文化教育的尊崇,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秋天夜晚的景象,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所带来的愉悦。”秋色入庭宇,槐风日夜清”这一句,生动地传达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景之中。
    诗中的“请业瞻人范,休居乐友声。”则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人雅集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在朋友之间分享知识、交流思想的乐趣。
    诗的最后一句”旁搜惬心赏,默识探其精。抗志凌高远,披襟坐长明”,表现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境界。
    《瀛洲亭秋夜读书》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学习环境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文化和自然的深厚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育和自然的价值观。

《瀛洲亭秋夜读书》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更是一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读者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诗句,还能深入体会到作者对于自然、教育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