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子政先生颐巢诗稿

悲鸣揾泪独酸辛,壮岁无端托隐沦。
蓄谊至高余作赋,呕心为句足殉身。
风骚上薄当谁语,师友同时惜未亲。
敬欲瓣香曾子固,一篇遥夜忆斯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陶子政先生颐巢诗稿》是一首黄节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陶子政先生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陶子政(字玉昆),号纯熙,清末至民国时期著名诗人。他与章太炎、马叙伦等人在上海共同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刊印了《风雨楼丛书》,同时在北京大学文学院担任教授和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此外,陶子政还曾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其诗作兼见唐诗文采与宋诗骨格,人称“唐面宋骨”。他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有精当见解。

  2. 诗歌原文:悲鸣揾泪独酸辛,壮岁无端托隐沦。 蓄谊至高余作赋,呕心为句足殉身。 风骚上薄当谁语,师友同时惜未亲。 敬欲瓣香曾子固,一篇遥夜忆斯人。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黄节的视角展现了陶子政先生的诗歌风格和个人品质。诗中“悲鸣揾泪独酸辛”反映了陶子政在壮年时期可能遭遇的困境或不幸;“蓄谊至高余作赋,呕心为句足殉身”表明他有着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意志,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诗中的“风骚上薄当谁语”暗示了对当时文化环境的批判或不满,而“师友同时惜未亲”则透露出作者对未能与同道之士深入交流的遗憾。最后一句“敬欲瓣香曾子固”,则是对历史上著名文学家的崇敬之情。

《读陶子政先生颐巢诗稿》不仅是黄节对陶子政先生及其诗歌的赞美之作,也是对古代诗歌传统的传承与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节的文学理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